1. 宝宝胎教网
  2. >
  3. 幼儿早教
  4. >
  5. 性教育
  6. >

猥亵幼童事件:如何正确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不要每次当孩子受到了伤害,才来反省自己,今天想和大家再一次认真地聊聊「儿童性教育」这件事。每次有新闻爆出时,铺天盖地都是如何正确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现在流行一说性教育,就说是为了预防、遏制性侵。这个看法是偏颇的,只强调了一半的事实。

简单地设身处地想象一下,一个小孩子,无论是学龄前还是学龄后,在遇到性骚扰或者性侵犯的时候,就算明明知道对方是在犯罪,孩子能够怎么办?尖叫、反抗?然后呢?如果这个成年人比较胆怯而且所在的地点容易被人发现,可能能够制止他的行为。如果尖叫和反抗都没有用呢?

如果想有效遏制性侵,最主要的是要完善立法和加强惩罚措施和力度,让对幼儿犯罪的人容易被抓、容易被惩罚。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在罪证采集、儿童证言的采取和验证等方面不容易,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也不排除有成年人唆使儿童诬告的情况,当年美国歌星杰克逊就被诬告。

但是,越是难,越是说明成年人应该负起责任,想办法克服困难。让公平和正义得到伸张,让全社会有明晰一致的对性侵儿童的人“人人喊打”的氛围,才是最不该被忽视、最应该提倡、最应该做的当务之急!

性教育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为了卖出几本性教育的绘本或者性教育的微课而抬高自己的销量或者名气,却忽略了最应该由成年人来担当的对法律和执行法律的重视和呼吁,那是舍本逐末。

而且,性教育是一个太笼统的说法,细分起来,应该至少有性安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和性别认同教育三部分。先说性安全教育。

性安全教育

我遇到的曾经遭遇性骚扰和性侵的来访者,有的是5、6岁的时候,有的是小学、初中还有高中,在回忆起当年的事件的时候,无一例外提到的是,不好跟家里人说。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人可以信任和仰仗。

一个是当时上小学四年级,她这样说的:

那个叔叔跟我爸爸妈妈是同事,就住我家楼下,他和我爸妈照样串门聊天。

我不告诉我妈的原因是,她知道了以后很可能会骂我不懂事,而且她一贯对外人和颜悦色,对家里人厉害,我感觉她是害怕那个叔叔的,跟她说了她也未必有胆能做些什么。而且如果让我和那个人对质的话,我肯定做不到清晰坚定地把发生了什么说清楚。

不跟我爸说的原因是,就从来没有过把自己的事情跟爸爸说的习惯,他总是特别忙,或者跟哥们喝酒,给我买个东西或者跟我逗逗嘴,我的学习、生活等等所有的事都是我妈管我。

但是我的表现肯定是不一样的,再也不去那个人家玩了,好几天闷闷不乐,爱发脾气,看见那个人不打招呼,那个人要是来我家了我就跑出去等等。但是,我爸妈没有看出来我的变化。”

一个当年5岁的女孩,她三十多岁时告诉我,“当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他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小也知道这样不对劲,可是那人的表情和说的话太不同一般了,从来没有有遇见过这种情况,根本就是傻了蒙了。

跑回家以后,又害怕又感到羞耻,说不出来的感觉。家里正好是爸妈下班回到家,忙着做晚饭吃饭,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我的异常,我自己好像也故意装作没有什么事的样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装没事。但是不可能没事,那天的情况算是印在我脑子里了。

一个当年初中的女孩告诉我,是她妈妈的男朋友对她性骚扰,也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就是会撩一下她的裙子或者摸一下胸拍拍屁股,说小姑娘长大了。她妈妈要是看见了,就半真半假开玩笑式地骂一句她的男友,但是对孩子没有任何说法,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一个男性来访者告诉我,当年他7岁,跟着邻居叔叔去看露天电影,在电影开始前,人声嘈杂的时候,那个叔叔在他耳朵边说了好多话,他记不清了,当时也听不懂,但是后来随着年龄增大他知道一定是关于性方面的不好的话,因为他一直记得邻居脸上那神秘的猥琐的表情,自己的而感受是不知所措而又深感恐惧。

回家后自己有没有什么变化不记的了,家里父母忙而且孩子多,不会发现他有什么异样的,但自己行为上是有变化的,肯定是记得远着点那个邻居。

还有很多案例,包括大家总拿来说事的林奕含的事情,这些案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都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跟家长说,家长也都粗心没有观察到孩子的异常,或者观察到异常了却没有深究是什么原因。

这里反映的,不是孩子不知道这事不好,即便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孩子也有基本的判断,而是事发当时当场如何应对以及事后一定要告诉父母。

关于性安全教育,我有以下几点总结:

对于十一二岁以下的孩子,不用像讲生理卫生那样把性行为讲的那么清楚,孩子记不住、理解不到位,反而可能产生误解或者恐慌,变成对所有的亲人都持防范的、害怕的心理和态度,这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模式的正向建立;

只要告诉孩子:背心和短裤遮住的地方,是我们的私密的地方,谁都不许碰,隔着衣服都不行。

只有爸爸妈妈给你洗澡的时候是可以的。如果有人碰,就大声喊住手!走开!我不喜欢你!最好赶快跑开,去人多的地方,见到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后,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她们,她们一定会帮助你!

告诉孩子,一定要强调再强调,警察、老师、爸爸妈妈是一定一定会保护你的。不论是她们的熟人、朋友还是亲戚对你做了什么让你不舒服的事,或者让你产生不舒服的怪怪的感觉,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永远站在你这一边,永远会为你说话、帮助你!

这点最重要,不能总是指望孩子能够应对得恰当,能够学了性教育就会处理了,就是大人,学了一肚子放性侵的理论,一下子遇到性侵,你能保证应对自如、保证凭一己之力就能预防制止对方吗?不能!所以一定要家长承担责任,成年人必须要做的更多。

在家长这里,就是,多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感觉你和她贴心,愿意跟你说心里话,尤其是重要的特殊的事情,让孩子把你视作靠山和安全基地,能信任能仰赖,这涉及到你和孩子间平时的互动模式和亲子关系,涉及到你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状态有观察、有了解,能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找到原因。

我遇到过高二女生怀孕五个月父母都没看出来还是老师先看出来的案例。当父母的要细心和耐心,这是我们自己要去修炼的。

生理卫生教育

性教育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生理卫生的知识。

这个话题已经有各种达人和专家、各种绘本、各种别的国家如何如何的经验,说得够多了。

我只想提醒大家一点,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国家,基本都是在小学6年级、11-12岁左右,学校教育中必备的内容。

学校里如果不讲让自己回家看,或者学校里讲得不好,那么家长必须站出来讲,或者给孩子找一些视频看,现在这类资源挺多的。

这个年龄就要正规的、严谨地讲了。如果学校里讲得很全面,家长可以针对孩子还不了解的,从生活习惯、生活细节等方面给与补充。

我不建议家长看了呼吁性教育的自媒体文章后,认为某一天该进行性教育了,就像学校上课似的,到时候就拿着或本或者课本讲。

家里给讲不用那么正式,最好是随着孩子长大,逐渐地、点点滴滴地根据孩子理解的程度告诉孩子。

刻意地把这件事当个大事来讲,恰恰说明你还是没有真的把性看的自然平常。这里给出几点建议:

学龄前的孩子如果问到结婚、生孩子是怎么回事,想我从哪里来的或者二胎家庭问小弟弟小妹妹怎么生出来的,可以用比喻的方式、类比的方式例如开花结果等等,随便讲,不必纠结于用没用术语,说得规范不规范。

重要的是以孩子的认识和经验水平,他认为自己明白了。否则,如果一堆术语搞得孩子更困惑,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把世间的真理全都正确地学到,不可能的。

抓住生活中的机会。

例如女孩子看到了妈妈经期流血,男孩子跟爸爸洗澡时注意到了小丁丁,或者孩子看到妈妈晾晒的文胸,问了起来,都可以及时地给与讲解。

我女儿三四岁的时候,一次家里保姆给她换衣服,她站在床上,两只小手一伸,碰巧抓到了保姆的胸,保姆当时还没有结婚,满脸通红地躲。她这个表现反而引起了我女儿的注意,就故意伸手去抓。

我当时正好在场看到了,过去制止了她,让保姆先出去,然后告诉我女儿,这个地方是所有人都有的,女生长大了就会长大,男生不会。这里以后给小宝宝喂奶。保姆阿姨就是到年龄了长大了,要为给宝宝喂奶做准备了。你以后长大了也会这样的。这个地方绝对不能被人摸的,你摸保姆阿姨非常不应该,不礼貌,不许再摸了。记住了,也不能让别人摸你这里。

我女儿一直对我的话是听的,尤其是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她的。以后她再也没有摸过保姆,但是开始观察我和保姆,过了几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她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穿你和保姆阿姨穿的那种奶衣服,穿完奶衣服再穿裙子。因为没有人告诉过她文胸的名称,平时大家也不说这个词,所以她一直不知道怎么说,就自己发明了这个词。

这又是一个增长她认识的机会啊。我的反馈是,先肯定她说得对,有很多事情是长大了才发生、才要做的。

等你长大了,需要穿的时候,咱们一起去商场,挑你喜欢的。然后,我告诉她奶衣服的正确名称是什么。并且告诉她,这个词只是咱们女生自己知道就够了,用不着跟所有的人去说。

类似的情况每家都会有很多例子,这就是点点滴滴的细节的注意,而不必某天正襟危坐地给讲生理卫生知识,那是学校,不是家里,是老师做的,而不是亲爹亲妈做的。

如果孩子长到十一二岁还对生理知识一无所知或者满嘴胡言乱语,那是家长长达十一二年的失职,跟性教育关系不大。

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归因于性教育。

现在北京地区的女孩子普遍在十岁左右开始初潮,11岁到12岁,大多数也就是五年级六年级,大多数女生都已经出现了月经,穿文胸也差不多是在同样的阶段的,女生的性征出现比男生要早。

有的人曾经吐槽哈自己小时候没有接受性教育,大姨妈来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不是性教育的问题,这是你的母亲对待孩子和对待生活有问题。

稍微关心孩子一些的母亲,生了女儿之后一定都会想到这些亲身经历的事情,在差不多的时候一定会事先准备好月经要用的东西等等,等来了以后会给女儿讲会告诉女儿怎么办,如果连这个都没想到,那么说明这个母亲对女儿的成长基本是不关心的、不到位的;或者母女之间的连接与互动是有问题的,那这就已经不是什么性教育到不到位的问题,而是整体的母亲对女儿的养育态度和养育方式的问题,性教育知识其中比较具体的表现之一。

反之,即便你的母亲按照自媒体的指点,给你做了性教育,你跟她仍然是不贴心的,遇到性侵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在两性关系上,要么早恋寻求爱和温暖,要么对异性冷漠压抑,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感情和关系。

总之,不要刻板、片面地看待性教育。

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和教育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和教育。

性别是一个人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和文化身份。除了先天的差别,社会习俗中形成的一些性别偏见和歧视在小学阶段就显示出来了。

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在1983、1990、1993年等多次分别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高年级和一年级的女孩已经自认为在数学上不如男孩,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孩子已经笃定地认为女孩文科好,男孩理科好。

成人阶段呢?心理学家Deborah Best做过一个调查,她让一些大学生评价一篇关于太空科技的论文,这篇文章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要读懂是有点难度的。

结果,同一篇论文,把作者的署名写成一望即知是男性时,得到的评价就很高;把作者的署名改的一望即知为女性时,该论文获得的评价就低,没有条理、论据不充分等等评价就来了。

这种对于性别的社会刻板印象,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表现、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自信心等等各个方面的成长。

当年很多女生就是因为流传“女生学不好数理化,或者女生数理化成绩好就没有女性魅力”等,不相信或者刻意压抑自己的理科天赋,而多少男生又因为数理化不好而抬不起头来!

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性别歧视或刻板印象就会越少。

我们在学校给孩子的性教育中,社会性的这个性别角色内容应该得到与生理卫生知识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影响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成长。

在家里,家长给与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加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想一想,你传达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这个话题各家各不同,有的家庭就是认准男尊女卑,有的家庭就是妈妈们比爸爸厉害说了算,我们没有标准答案。

下面我总结一些常见的、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太明显地重男轻女。

不要以为只有在农村才会重男轻女,我遇到的几个案例,有的是位高权重,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家庭,有的是知名企业家,上富豪榜的,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

家里不仅对孩子重男轻女,孩子的妈妈和奶奶论起人格尊严和家庭地位,论起来夫妻间的平等恩爱与分工合作,也是像清末民初的感觉。

这样的家庭传承无疑和大城市里比较西化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和西方国家的主流认识也不一样。

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有一段时间心理和行为上有明显的不适或者扭曲,也就不奇怪了。

这种情况无法给具体的建议,当然家里如果能不重男轻女就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就要根据具体孩子的具体问题咨询了。

过于强调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即便是家长认为正确的,也要避免做得过于刻板。

例如,男子汉要坚强。事实是,无论男孩女孩,都需要拥有勇气、坚韧、自我安慰和鼓励等品质和能力。

例如,女孩子要细心要温柔。事实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会温和友善细致。

与其强调男孩该如何做女孩该如何养,不如强调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拥有的修养、品行和能力。

对女孩子尤其不要强调“我们越是要证明给别人看我们跟男孩子一样,甚至比男孩子更好”这种观念,这句话背后是一种预设的别人对我看不起、有偏见的看法,行为也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这个目标,这样我们的努力就跑偏了。

我们是为了自己的价值和卓越而努力,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我见过太多的女性,在家里或者在工作场所,总是充斥着这么一股提着一口气、争这一口气的劲,让人亲近不起来,也让人并不看得起。

也别过度强调男女都一样、男女绝对平等。

男女在生理上是一望而知的不一样,在一些心理行为的表现上,男性整体特征和女性整体特征也确实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男孩在学校表现出比女孩更强的攻击型,更热衷于追跑打闹;高中男生倾向于暴力解决矛盾而女生倾向于背后说坏话和孤立的手段;女孩在阅读理解和言语流畅性测验中比男孩有微小但持续的优势,男孩在视觉或空间能力测验上的表现优于女生;在数学上,女生的计算技能优于男生,男生的解决策略优于女生。

这些差别真实存在。自闭谱系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例是5比1, 也说明基因上男孩女孩存在差异。

过度强调一样而否认差异,等孩子大一些就会不认同了。

与其否认差异,不如承认整体有平均表现的不同,但要注意个体差异,认识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警惕自己潜意识里的性别差异观,多做自我觉察。

我有一个学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先生对她很信服,家里一儿一女都带得很好。

她自己也是强调男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个人基本做到很好的分工合作,工作和生活配合得不错。

但是,她常常对先生感到不满,觉得他不够负责有担当。潜意识里还是希望男人当家做主。

当她先生真的有什么意见或者做了什么决定,她又立刻要挑挑毛病,总是要最后证明“还是要有我来把关,你一个人不行”。

而她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是拧着的。

我们周边有很多女性是这样的,受家里长辈以及社会偏见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1949年以后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社会上流行的、大家心照不宣的仍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便北上广深也不例外。

潜移默化地我们是多少接受了这个想法的,而意识层面,我们又证明自己作为女性在各个方面都不差,因此会有不公平感产生,会想办法证明我还是比你强。

结果就是我们有时候很纠结,一会儿指望男人来做主,当一家之长,我只有辅佐就好,相夫教子嘛,你当皇上,我是宰相;一会儿又要证明你其实并不咋地,我比你要高明。一会要男人哄着自己,给自己送礼物捧着自己;一会儿又要逞威风,让男人来道歉或者颂扬你的功绩等等。

希望各位尤其是妈妈们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纠结。如果有,尽快自己解决好,否则,孩子也是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的。

关于性安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尤其是性别角色认同,今天就说这么多。

原文标题:猥亵幼童事件:如何正确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baotaijiao.com/xjy/35313.html